李舟军教授云分享:DeepSeek R1“有限算力+算法创新+工程优化”破局产业变革
2025-02-24 16:13:55

   2025年2月22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私募股权投资协会主办、北京基金业协会BPEA学苑全程直播的“人工智能系列主题云分享”首场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以“大模型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为核心议题,汇聚学术界、投资界、法律界等跨领域专家,吸引逾500位北航校友及行业精英线上参与。活动通过产学研深度对话,展现了大模型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落地的全景图。

   本次云分享活动由北航02级21系本硕校友赵哲主持,活动的一大亮点便是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强大的跨领域专家矩阵,从多个维度对大模型技术进行深度解读。



李舟军教授:DeepSeek的“现象级”技术突破

   作为智能思创首席科学家、北航计算机学院长聘教授、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李舟军《DeepSeek那些事儿: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为题,对近期引发行业震动的DeepSeek R1强推理大模型进行了深度解析。他指出,与传统的聊天型大模型不同,DeepSeek R1通过“规则驱动+强化学习”创新架构首次完美复现了OpenAI o1的深度推理能力,并在任务分解与过程监督中实现了复杂问题的精准求解。

四大核心优势,破解算力困局

李舟军教授提炼出DeepSeek R1脱颖而出的关键密码:

  1. 技术创新:动态MoE架构与知识增强预训练,支撑近万亿参数的智能涌现;
  2. 成本革命:动态计算路由+混合精度压缩技术,推理效率提升5倍;
  3. 中文突破:千亿级高质量语料构建文化认知底座,诗词生成准确率超95%;
  4. 开源生态:开放训练框架与轻量化模型矩阵,形成20+垂直场景应用闭环。
   这种“有限算力+算法创新+工程优化”发展模式,是突破算力卡脖子限制的关键,对我国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智能思创:赋能数智时代 创造无限可能

   李舟军教授强调,大模型的产业应用需以文档智能技术为基础,以检索增强生成技术为核心,并迈向多模态多智能体技术的前沿。
智能思创始终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并在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垂直领域大模型、智能文档Agent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智能思创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建构了一套文档智能+大模型+多智能体框架的新范式与支撑平台,并实现了大模型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落地。

产学研共振:技术、资本、合规的协同未来

   在此次活动中,通过产学研各界的深度交流,全方位展现了大模型技术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实践的蜕变历程。在活动的圆满落幕之际,协会秘书长赵清宣布,将继续努力构建一个集“技术创新 - 资本赋能 - 合规护航”于一体的互动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将全方位助力大型模型技术的成长,推动技术、资金和法律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共同进步。

   技术的浪潮奔涌向前,智能思创愿与行业同行者共绘AI新蓝图。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者,智能思创始终关注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我们相信,大模型技术的未来不仅在于算法迭代,更在于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场景深耕”,让AI真正服务于千行百业。我们期待通过更多跨界对话与深度实践,推动大模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从概念走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