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政府/行业信息化安全年会:李舟军教授深度剖析大模型与网络安全
2025-02-18 17:13:24

   12月20日,北京成功举办了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承办的“第17届政府/行业信息化安全年会”。会议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参与。他们围绕等级保护的核心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数据安全、大型模型安全、软件供应链安全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趋势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网络安全事业的进步提供策略和建议。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石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总工程师陆臻、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谷晨阳等领导,以及中国华电数字化中心副主任罗建东、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原党委书记王连印等专家。此外,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信息安全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任严明担任了会议主持。

   在会上,石铀副局长发表致辞,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安全的保护工作需要在制度、体系和技术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细化、落实。他期望与会专家能够深入交流,共同为国家数据安全的稳定和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年会特设“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据安全”圆桌论坛,由王连印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银行安全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双刃剑”特性要求国家和行业通过多种途径最大化其积极作用,并控制负面影响。徐克付研究员提出,大模型训练中的隐私保护需政策与技术并重,技术手段包括隐私计算和联邦学习。尹芷仪高级工程师强调算法安全的重要性,并呼吁扩大算法治理范围。新华三安全公司研发总裁王其勇介绍了大模型技术在安全行业的应用,同时指出安全领域数据量少是存在的风险,呼吁建立数据交换机制。


   智能思创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教授李舟军,在会上深入分析了“垂直领域大模型”赋能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三大关键要点:微调、测评基准构建与指令数据集构建。他提出大模型可在威胁情报分析、代码安全、漏洞挖掘、运维安全等方面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助力。同时,要在行业领域中进行大模型的创新应用落地,基础和前提是文档智能技术,关键和核心是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前沿和未来则在于多模态多智能体技术。他所在团队已建构了一个基于文档智能、大模型和多智能体的技术框架与开发平台,实现了大模型在多个行业领域的落地应用。

   会议还围绕“大模型安全探索”和“守护软件安全,筑牢软件供应链安全”两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中国石油网络安全专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们分享了大型模型在网络安全和软件供应链生态构建方面的实践经验。
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也是一次行业智慧的碰撞。与会者围绕网络安全新技术、新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产生了丰富的见解和创新观点,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本届政府/行业信息化安全年会上,我们见证了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相信,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将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智能思创始终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最前沿的网络安全研究和技术解析,让我们共同期待李舟军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的网络安全事业贡献力量!